确保散热系统可靠性、性能和寿命的核心环节
就像给高性能发动机灌入掺了沙子的机油,污染物会严重影响液冷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。
现代高性能液冷板内部流道非常精密,常常是微米级别的微通道。制造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碎屑、焊渣、油脂、粉尘等污染物,尺寸可能与这些通道相当。
液冷系统通常由多种金属材料构成(铜、铝、不锈钢等)。当不同金属浸入导电冷却液并通过杂质形成电通路时,就会形成原电池效应。
有机污染物(如油脂、指纹)和某些离子是微生物(藻类、细菌)生长的绝佳养料,在冷却系统中繁殖。
对于要求7x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关键设备,一次由污染引起的故障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安全事故。
通过严格的清洁度检测,可以在组装成系统前将有风险的冷板筛选出来,这是保证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(MTBF)的重要手段。
许多高端应用领域,尤其是汽车(特别是电动汽车的电池和电机控制器)、航空航天和军事工业,对液冷部件的清洁度有强制性的标准和规范。
道路车辆-流体回路部件清洁度VDA 19.1
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技术清洁度检测标准
进行清洁度检测是合规的必要步骤,也是产品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。
金属屑、焊渣、纤维、灰尘等。通过萃取(用清洗液冲洗内腔)后,使用称重法或颗粒计数法进行分析。
油脂、指纹、助焊剂等。通过蒸发萃取液,称量剩余残留物的重量。
氯离子、硫酸根离子等。这些离子会显著加剧电化学腐蚀。通常使用离子色谱法进行检测。
对液冷板进行清洁度检测不是一个可选项,而是一个必选项。它是一项投入小但回报极高的质量保证措施。
忽略这一环节,无异于在产品的核心散热系统中埋下了一颗"定时炸弹"。